百事论坛   本站首页   贵湖华人   主题论坛   滑铁卢黄页 
Linear        

ZT:故国难成加拿大第二代华裔的主场 (水城百事)

by oncee, Thursday, December 11, 2008, 13:34

陶短房:故国难成加拿大第二代华裔的主场2008年12月11日 07:37中国青年报
随着加拿大国内经济的不景气,不少当地公司把目标对准了虽同样受金融危机冲击、但日子要好过很多的中国。几个大省商贸当局组织的赴华经贸访问团、考察团纷至沓来,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扩大在华机构的规模,增加雇员,这和加本国就业机会不断流失的场面形成鲜明对比。

加拿大是拥有海外华人比例最高的西方国家之一,照理说,故国出现投资、工作机会,对华裔而言应是最大的福音。然而事实并非如此。

近期新增的赴华工作机会,华裔并未显示出过人的竞争力。各种迹象都表明,华裔竞争者并未因族裔的关系,在职场竞技中占上风。这究竟是什么原因?

随着加中双边经贸关系的深入,自奥运前夕兴起、至今方兴未艾的本轮加拿大企业赴华潮,涉及较多的为大、中型企业。在这些领域,华裔资本并无优势,对于那些非华裔经营者而言,选择第一代华裔雇员固然有容易和中国当地打交道的优势,但在公司内部沟通方面却反倒是劣势。更重要的是,在这些“老外”雇主看来,第一代华裔对中国国情和市场的过分适应,对于公司的长远利益,未必就是什么好事。

可以说,第一代华人骨子里还是“中国化”,可为什么在加拿大土生土长的第二代华人,同样在这场故国职场竞争中并无优势可言?

笔者曾接触过一位纸业商人,他坦言,在中国企业“只雇佣本土华人雇员”,尽管他本人就是华裔。在他看来,许多生于加拿大的第二代华裔在中文写、读方面的能力十分低下,甚至根本不懂中文,其思维模式、生活习惯也完全是西化的,把他们派到中国去,其所面临的水土不服问题,和非华裔雇员差不多。而对于中国客户而言,一个中文疙疙瘩瘩的“香蕉”华裔,和同样一个中文水平不高的“老外”相比,和后者打交道令显然他们感觉更好。

为了尽快融入主流社会,加拿大华人付出了不菲的代价,其中之一,便是为了让子女更好地适应当地环境,不得不牺牲其母语和母国文化氛围。这种做法使华裔较为成功地融入当地社会,却也让第二代、第三代华人在突然降临的故国机遇面前,无法具备应有的主场优势。

  690 views
1322025 Postings in 192466 Threads, 2660 registered users, 490 users online (2 registered, 488 guests)
滑铁卢华人|KWCG生活论坛-Kitchener, Waterloo, Cambridge & Guelph华人的网上家园